清流学校是孕育巴山烽火的摇篮。在王老“偃武修文,兴学育才”办学思想的指导下,不少贫苦农家子弟从这里踏上了革命征途。1933年,300余位师生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北上,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朽贡献。
清流学校是大巴山区一所闻名全省的百年老校,依山傍水,风光旖旎,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
我来清流学校,受到教办领导的关照。来校之前,我拜访了长辈子与张老师。她跟我说,打算让我接替学校总务处出纳员的职务,但不能说出去。可来到学校后,工作有变,安排我负责办公室工作。我会写文章,还会管理学校日常事务。领导希望我把铁钉中学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带到这里,让学校有好的变化。长辈子和张老师还跟我说,对不起,没有实现以前的计划,让我掌管总务处的经济大权,我却实话实说,我不看好总务处,早在铁钉时,向校长打算叫我搞后勤工作,我就拒绝过。这时,她们才不觉得对不起我。说起来,我虽然对这个后勤不感兴趣,可别人不怎么认为。原来的总务处老总已经年过半百,与县局局长是多年来的铁哥们。正因为有这个后台,学校的经济大权就是他说了算。他说要买个什么东西,校长也否定不了。校长要购买什么设备,他说没有钱,就买不了。这样,校长的权力受到了挑战与牵制,对这种格局意见大。正因为这样,区上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后,一直在想办法纠正。可老总不知怎么消息就是那么灵通,他得知我有可能要取而代之,便第一时间找到他的老相好,局长马上就找区上,说老总那个位置不能换人,都是老同志了,不可能还要去学习其他业务,那不是蹩人家老了才缠脚吗。老总继续当老总,对我也特别好。我进行政办第一天中午,老总就请我上楼喝酒。他的寝室和办公室就在我楼上,也就是顶楼,旁边是屋顶花园,种有蔬菜和水果,真不愧为美丽的家园。最让我吃惊的还不是这风景,而是这里住着一个姑娘,她是我高中的同学,现在成为了老总的干女儿。我的同学的干爸,是我同事,也多了一层关系,就是叔叔辈了。
老总是一个仪表堂堂的中年男人,红润的方脸,肥头大耳,身材高大,一副官相十足的感觉。我听校长说,这老总以前在另一所高完中任总务,我那女同学跟老总是一个院子的,还是老同学的女儿,于是就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