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畜伤亡。那时暑天旱灾严重,村民闹饥荒争食物之事时有发生,所以每一次跟王忠提亲都以失败告终。父母眼看儿子也要加入到七八个光棍的行列,便饥不择食地找到邻乡一个瘸子姑娘,草草地娶进屋。瘸子虽残疾,但脾气大,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就大喊大叫,还爱拌东西。好在她生育能力强,六年时间就生了3个,人丁兴旺带来的喜悦,让王家不跟瘸子一般见识。
三个孩子都成长起来,父母早早归天。王忠一人干活,养活三个孩子,房屋破旧不堪,上天漏雨,就用桶和盆子接着。为了生存,旧账未还,又添新账,他顾不了房屋维修。渐渐地,他家就成了民政救济的主要对象,全村两户特困户,他家是其中之一。一年一床被子,一人一套过冬衣服,还有百把斤粮食,还加点肉食补助,过年绰绰有余。
孩子学费缴不起,只好跟班主任老师说先欠着,指望减免指标,象岁末等政府救济通知一样。
大儿子王聪还算争气,考试获得第一名。有人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天,王忠带孩子到完小开颁奖大会,喜形于的父子拿着奖状和一本书等奖品,难免有些失望,他说怎么不发点奖金呢?这奖状只是好看,也不能当饭吃。
父子俩奔出校门,穿过用青石板铺的窄小老街。王忠想快点回家,而王聪看见香气扑鼻的烙饼,仿佛脚板钉了钉子,眼睛盯着饼子,象牵着线子,一直走不动。老板说:“小朋友,来一个,一毛钱。”王忠说:“好贵,算了,聪儿走,我们下次来买。”边说边拉起王聪往回走。吃不起烙饼的滋味,让王聪铭心刻骨。
邻里有家沿海亲戚结婚多年无孩子,听说王聪读书成绩好,便想收养他。王忠有些舍不得,但又没有抚养成才的能力,便提出条件,要对方出1000元的抚养费,过厌了穷苦日子的王聪虽愿意到好地方去,但离开时,一步一回头,步步泪流流。
二十多年过去,王聪在厦门一所名牌大学毕业,还攻读硕士学位后,找到了一份人人羡慕的科研工作,并存入了一笔六位数的巨款。在今年的年休假中,王聪想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