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张氏听后只是叹气:“当初为了带你走,确实和杨家闹得很不愉快,去年你爷爷奶奶也去世了,以后和那边的矛盾只会多不会少。”
\n
杨澜倒是不怕这些,但是他很快就要去书院了,书院有宿舍,半个月才能回家一次。
\n
万一他不在家的时候,那边再来人欺负张氏和乔哥儿怎么办?
\n
如果一家人都搬去镇上呢?一个模糊的想法在脑中闪现。
\n
还没来得及细想,张氏便道:“文哥儿啊,我认识。那孩子是个可怜的,他不是本村人,是从南边逃荒来的,家里人都死了,就剩下他和他阿爷。村长看他们可怜便让他们在村里安顿了下来。”
\n
杨澜一顿,没房没地,村里人又最是排外,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
\n
“幸亏他阿爷是木匠,有手艺傍身,爷孙两个这才没有被饿死。以前我去地里割鸡草,遇到了莓果都会采下来,回去的时候顺路就送给文哥儿一些。那孩子看着腼腆胆小,却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
\n
乔哥儿赞同的点点头。
\n
杨澜道:“改日阿爹不如叫他们爷孙两个来家里吃顿饭吧,就当是感谢文哥儿帮忙。”
\n
张氏自然应下:“好啊!”
\n
杨澜早有预感杨家人吃了闷亏不会善罢罢休,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而且这次他们竟然把矛头对准了乔哥儿。
\n
这天上午,张氏和乔哥儿都去割猪草了,杨澜一个人在家学习。
\n
突然,一个细细弱弱的声音在大门口喊道:“杨童生在吗?”
\n
杨澜从书本里抬起头,顿感无语,同样的闹剧难不成要上演第二次。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