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个折子,给朝廷建议,扩大中原地区、北方地区的红薯、土豆种植面积。”
如此一来,虽然会压缩水稻、小麦的种植面积,但是,收获的粮食绝对会大大提升。
一个是几千斤,一个是几百斤,站在朝廷的立场,自然好取舍。
无非就是老百姓对于新的粮种不熟悉,可能会有担忧,有抵触。
自己上书,把消息散播出去,也用一用他小神农的名号。
听闻,在农户之间他这个名号还是很好用的。
“除了更改高产粮种外,官道修建工程也要加把力,否则粮食从江南运送到辽东,怕是要少六七成,路上损耗太严重。”
江南的漕粮,输送给辽东,是最不划算的。
最好还是辽东自给自足,有了高产粮种,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没了草原威胁,辽东大军,可以就地安置一部分,变成垦荒团。
朝廷也有这个想法,毕竟,屯田驻军对于炎黄子孙来说,是祖传手艺。
大渊皇朝的钢铁产量,公元二十五年,比之前年就提升了十几倍,今年也是开门红,相信比之去年会更庞大。
有了这些,农具不会少。
加之草原上劫掠回来的牛马,畜力也很丰厚,开垦荒地条件十分成熟。
若是朝廷还能额外给一些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