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覆没。
此时此刻,就是靖难之役的真正难度,这也就是为什么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大一统王朝(注意前提是大一统)的边镇藩王能够造反反杀中央朝廷的。】
诗诗说到这里,突然想到另外一场藩王杀入中央朝廷的,便突然道:
【这里我插播一下……】
屏住呼吸,眼皮都不敢眨的大明众武将士兵:……(被噎得一口气差点上不来。)
朱元璋骂骂咧咧:“别插播了,快点说!”
然而天上画幕还是继续道:
【这里突然想起唐朝的“安史之乱”,因为安禄山也是一个藩镇割据势力之一,打到了中央朝廷,杀入京城,攻陷长安的。
但他和朱棣可不一样,朱棣面对的是大明初期的强兵悍将,是明太|祖朱元璋留下来的精锐力量,而安禄山面对的仅仅只是唐玄宗时期的大唐军队。
这安禄山要和朱棣比拟的话。起码他要打败唐太|宗李世民的唐军,那才叫有可比性,但呵呵~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朱棣听着听着脸都黑了,谁特么要和安禄山并提,“晦气。”
【好了,让我们看看燕王朱棣如何反败为胜……】
终于要到了这一步了,燕军究竟是如何打破“一力降十会”的,大明画幕下所有被提及的将士武官均屏住呼吸,眼皮都不敢眨。
朱棣更是心怀期盼,胸腔热血沸腾。
【高|潮来了,虽然朱棣从北平起兵到此次战役,每一次朱棣都是以少胜多,每一次都在赌,但这一次的战役可是决定性的一战,他能继续他的胜利吗?
到这里,关于前面李景隆的“卧底”一说,应该也得到澄清了吧,单单就这场“白沟河之战”来说,有哪个卧底会将自己的真主压到绝境,朱棣要不是能力过硬直接就团灭了。】
朱棣气急,“说什么李景隆,快说我!”
朱元璋:“这后辈真是高低欠一顿打,吊尽老子的胃口,转头来说李景隆。”
【朱棣在最初排兵布阵的时候,到底为什么把几乎所有的军队力量放在了前后左右四军,这个史料已经无从考证了,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这样做是不是早有预谋了?
是不是早就预判了李景隆的预判?是不是想到了最坏的结局,并在一开始就做了能够绝地反杀的王牌?
在这个即将全军覆没的时候,“神风”的存在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为什么?因为朱棣等人在燕军后军的位置与李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