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六国可以迁封地,奉秦王为天子,而受封于化外之地;效祖先之德行,栉风沐雨,筚路蓝缕,为天子镇远邦,得享富贵数百年。至于数百年后,就看各自子孙贤与不肖,各自的造化了。
\n
这当然不舒服,现在叫享惯了富贵的诸侯去当然也是不肯的。但是都要被秦灭国了,还有什么肯不肯。这个不肯,那换个肯的去便是。
\n
便如此时,秦王便隐隐含笑,带着三分玩笑之意的说道:“若是韩王不愿去,先生可愿去?”
\n
韩非双手举过头顶,庄重行礼伏地:“臣、臣韩、韩、韩非,愿!”
\n
包括李斯在内,三人都很明白,秦王并非真的让韩非去做韩王,而是以此问他,是不是愿意从此为秦所用。
\n
韩非都四十五岁了,秦尚未灭六国,更不要说平西域,再封六国于西域以西。
\n
到那时候韩非还活没活着都不知道,谈何做韩王。
\n
只不过是交易而已。若韩非违逆,仍不肯从秦王,那么这么一个当前就能看得出将灭的国家,秦也没必要留着分封了。韩之社稷是否得存,全看韩非如何选择。
\n
而韩非选择,入秦,存韩,为秦尽所学,为韩全忠义。
\n
第30章 倒转屠龙术
\n
韩非著书, 论及为君者之“法、术、势”,但他本人却没有多少为政经验。此时他一心想的是故国存亡,并没有多想秦王的举动。反而是李斯在旁默默, 思及《韩非子》中所言, “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 二柄而已矣。二柄者, 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 故人主自用其刑德, 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n
韩国已是必亡之国, 大王却以存其社稷而换韩非之入秦, 如此重赏,又是想让韩非做什么呢?韩非之书已经呈上,韩非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