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以利诱之,这是韩非学说中很重要的一点。
\n
对百姓诱之以钱财,对士呢?
\n
诱之以地位。
\n
这点李斯就有心得了。不是为了富贵权势,他吃饱了撑的跑到秦国来。明知道秦相历来没什么好下场,他现为长史,得到大王将予他廷尉之职的承诺仍不满足,仍然想着将来做秦相,又是为什么。
\n
利之所在,到死才会后悔,既然还没死,那是拼死也要为之搏一搏的嘛。
\n
将来秦若是一统天下,将“贵”都送走,但大秦需要“士”的效力,那就以利诱之,用考举这种相对公平的方法,将民间游荡的“士”纳入大秦的体制。
\n
如此,六国之人就不会再成为大秦动荡的隐患了。
\n
李斯和张苍都以为到此为止了,但韩非却又道:“民、亦重。”
\n
李斯略一思索,问:“军功爵制?”
\n
这是上次谈过的问题。大秦如今就是一台战争机器,百姓为兵卒,闻战则喜。但是将来这百万大军要怎么用,拿什么赏,就是大问题了。
\n
韩非却摇头,慢慢吐字:“此仅、仅秦民,我、所、言、者、六、六国之民也。”
\n
再度提笔,却是将这些日子的思索毫不藏私的说与了两位同门。不是韩非单纯,而是他这个情况确实不容易入朝为官,想收徒也不太好教……要让自己的学说用到实处,就要靠这两个同门了。
\n
纸上先落四字:徙木为信。
\n
仍是商君故事。李斯与张苍一看便懂,再琢磨先前所议——不错,商君变法为何要徙木为信,围观者、立信者,并非秦国贵族,而是平民百姓。
\n
商君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