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我们国家有句话说得好,『以斗爭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做好备选方案是不错,但若是一开始就抱著逃亡主义和失败主义的负面心態去制定政策和做事,最终收穫的,必然只会是逃亡和失败!
这点我方已经諮询过专业人士的意见和看法了,以当前地球的科技技术,真要进行星际远航逃亡,也可以说是件极其危险和困难的事情。
如果不是抱有必胜的信念,就绝无可能进行战略上的转进。”
中方代表站在主席台上,看著下方的眾人,慷慨激昂地说著。
台下,一些国家的代表对於中方的看法不以为然,一些人却也是若有所思,特別是其中一些了解华夏近代史的,知晓中方政府曾经的壮举,就更是频频点头。
史强就是那个点头並且鼓掌的人,而他身旁的罗辑却是不明所以。
对此史强忍不住提点了他两句。
“想想长征,再想想援朝,不是有一股必胜的信念撑著,不是有坚定的信仰,队伍早就在失败和转进的过程中散了。”
“速胜论固然不可取,但速败论同样也要不得。”
台上的中方代表继续说著:
“我们要明白,此时距离三体人的降临还尚且有一段时间,未来人类未尝没有技术上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
为了人类文明的未来,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也愿意倾尽毕生心力去博这一丝可能!
所以我方的意见是,备用方案只能是备用方案,『逃亡主义』绝不值得倡导,这一风潮必须要先予以压制和冷处理。”
中方代表的这番话说完,会场里短暂地沉默了片刻,然后是低声的討论与沟通,等到过了一会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