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那边的局面。
\n
就算要躲藏,最迟也要等温承彻底解决完关外的战局,才算稳妥。一连几日,薛映反复思索着,正想着该如何应对不日将会来泊州的天子来使,他收到了一封意料之外的信件,来自于温承最小的弟弟——温敛。
\n
温敛在信中告诉他:“万望王嫂勿要入京。”
\n
先前兴和帝在诏书中书写了上师算出的宗室生辰,只写了属相和生时,并无月份。温敛正好也属虎,与温启出生的年月虽有不同,出生的时辰却是差不多的。
\n
温敛让薛映放心,他是皇帝最小的叔叔,向来没有威胁,又是自小认识的情分,兴和帝不会拿他怎样,他入宫后会想办法拖延一段时间。
\n
薛映想起温承说过的一些事情,兴和帝年幼时京城曾经有过一次乱兵,乱兵险些冲入皇城。危险来临之际,是年仅十二岁的温敛挡在了时年八岁的兴和帝身前。兴和帝因此极为感激,这两人虽为叔侄,但有着自小长大的情谊,想是亲厚,就算是劝不动兴和帝,应当不会出什么乱子。
\n
只要再拖延一段时间,温承从关外回来便好了。
\n
饶是如此,薛映心里隐有不安,他思忖再三,还是想着适时将温启送走,以防万一。万不得已之时,他便自己进京。
\n
这几日他做着诸多准备,也让众人加紧寻找捡来的孩子的亲人。说来也怪,周荃派了诸多人手寻访了附近的许多人家,并未发现谁家丢了孩子,于是猜测是从外地拐来的。可如此一来,亲人更加难寻,一时竟是没有头绪。
\n
直到一日下午,随侍前来道:“王妃,门外有位老者自称是捡来孩子的祖父,给出了这孩子的来历,但又拿不出别的证据来。奴婢原是要派人去这孩子的原籍调查,但那位老者想要求见您,说只要见到了,您便会相信。”
\n
这个说法让薛映有点茫然,他认识的老者都在南疆,离泊州很远。就算有人拍花子也不会千里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