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激昂的音乐如同惊涛骇浪冲击着岸边,又如狂风席卷着残云,指尖之间仿佛有百万雄兵在战斗。
一旁的儿子听后,满脸困惑地问道:“父亲,我怎么就听不出来呢?”
司马懿耐心地解释道:“伱仔细听,这音乐就像山间的小溪,清澈见底,只有内心宁静、神清气爽的人才能弹奏出这样的旋律,诸葛亮一定是胸有成竹,成竹在胸。”
另一个儿子也觉得这太过玄妙,不解地问道:“父亲,几根琴弦怎么可能传达出如此深刻的意境呢?”
司马懿自信地笑道:“心情的平静与否,会影响音乐的纯净度;内心的慌乱,则会让音乐显得嘈杂。诸葛亮弹琴时,他的心态一定是清晰的,因此音乐也传达出了他内心的清澈。听诸葛亮的琴声,就像观察他的内心一样。我能成为诸葛亮的知音,真是莫大的荣幸。”
这番话让两个儿子以及一旁的武将们都感到惊讶,他们嘴巴微张,脸上露出木然的表情,显然是被司马懿的深刻见解所震撼。
拍摄监视器前,宋昊目睹了这一幕,嘴角微扬,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这正是他所追求的效果!
为何这一条拍了整整七遍?
原因在于司马懿身边的武将们。
他们初次的表演,尽管尽力,但那份愕然的表情却显得过于生硬,缺乏那种“木然”的真实感。
经过七次的重复,这些武将们已经对司马懿的台词耳熟能详,几乎可以倒背如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