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很愿意靠此事为她自己扬名立万,所以,她直言不讳地禀报道:
“童贯在核报战功时,隐瞒前线有功将领的大功,以至前线将士愤愤不平,贻害不小,望官家明察秋毫,给立功将士应有奖赏,莫教前线将士寒心,再严惩童贯,以儆效尤。”
其实都不用去看这些奏章,赵俣也知道,张纯所奏,八九不离十。
历史上的童贯之所以在西军中威望很高,除了职务因素,性格因素外,还有两点也很重要:
一是他舍得钱,他给阵亡将士发的抚恤金很丰厚。
二是他重情义,他把阵亡将领的儿子收为义子,给他们提供衣食住行,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安排合适的工作。
但这些全都仅限于童贯的嫡系。
对于非嫡系,童贯也有西军将领都有的一个坏毛病,那就是打压。
历史上的靖康之耻发生时,赵宋王朝无大将可用,用了种师道这个不赞成对辽国开战的老古董和刘延庆这个畏首畏尾的家伙当主帅,也跟童贯在西北这么用人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就事论事来说,当时,赵宋王朝在河北的将士和军备,确实全都不堪重用,也可以说,赵宋王朝根本就没准备好那一战,这也就难怪种师道和刘延庆不敢跟辽军轻易开战了,后来发生的一些战事其实也证明了,种师道,包括刘延庆,其实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只不过当时的赵宋王朝被赵佶君臣给折腾空了,才使得,种师道和刘延庆没能发挥出他们的真实能力。
早赵俣就想治一治西军的这种风气了。
所以,在看张纯拿来的奏章之前,赵俣就已经下定了决心,好好敲打一下童贯,杀鸡儆猴。
而等到赵俣打开奏章,看到了韩世忠的名字,立马就明白了,张纯为什么会向童贯开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