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不再局限于皇城的勾心斗角,而是能在新的土地上开疆拓土、建立功业,满足他们的政治抱负。
这样一来,赵俣这个父亲,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这些儿子,充分尽到了一位父亲的责任。
最重要的是,赵俣的后代要是分散到全世界,不论发生什么样的历史变迁,赵俣的血脉都不至于断绝。
总之,尽管张纯她们的提议有些异想天开,甚至有可能陷赵俣于昏君的地步,但赵俣还是对她们的提议动心了。
沉默了不知多久,赵俣才在五女担心、忐忑又期待的目光的注视下,说道:“此事绝不可声张,不然必害其成也。”
五女大喜!她们知道,赵俣这是答应了。
张纯趁热打铁道:“我几个想先迁内河运输为海运,以促海船研发,不知官家意下如何?”
赵俣一听就明白了,张纯她们这是想改变每年从南方向北方运粮的方式。
这看起来只是改变一条航线而已,实际上却涉及到很多的事和利益。
别的先不说。
赵宋朝廷定东南六路漕粮上供额为六百万石,按实载四十石粮配一夫的标准,以及赵宋王朝纲运的相关制度推算,运输这些漕粮,淮南运河、汴河、两浙运河、长江各段共需纤夫十五万一千四百三十余人。
此外,广济河、惠民河的漕粮运输也需纤夫,这两路至少又有三万四千五百人。
合计进出汴京的漕粮运输所需纤夫约一十九万人,而这还未计入各州漕粮汇聚到运河和长江的运输过程所需纤夫,所以运输上供漕粮所需的纤夫实际会超过二十万人。
除纤夫外,船舶驾驶人员还有梢工。若以历史上南宋川江七百料马船梢工与纤夫(水手)一比八点五的比例计算,赵宋王朝的梢工数量也相当可观。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