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湖地区大力兴修水利,整顿围湖造田,疏浚河渠,设立水闸防止海水入侵。水利设施的完善减少了水灾,提高了农田生产能力,同时还鼓励开垦洼地、垦殖山地,增加了农田面积。更重要的是,当时推行的方田均税法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清查了隐田逃税现象,使上税农田的数量爆增。
仅施行了力度并不算强的方田均税法等政策,仅苏州一地,上税农田就从北宋时期的340万亩爆增到了南宋时期1200万亩。
这要是彻底丈量土地,清查隐田逃税的农田,那江南地区的土地税收,又该是何等惊人的数目?
这也就不怪赵俣想推行《士绅一体纳粮》了。
再说回这些新收复的地区。
虽然这些新收复地区的农田数量和粮食亩产远没有江南多,但因为朝廷在这些新收复地区大力推行《士绅一体纳粮》,使得这些新收复地区的所有农田全都被丈量出来,朝廷免费为其出具了新的地契,基本上没有隐田的存在,关键这些新收复地区没有免税的土地,这就使得这些新收复地区上税农田的面积远远高于江南地区。
那在土地税收这块,这些新收复地区肯定是要高于江南地区,更高于赵宋王朝的其它地区。
而遏制了这些新收复地区士绅阶层的免税特权,还避免了“富者田连阡陌,竟少丁差;贫民地无立锥,反多徭役”的局面,让赋税负担更均匀地分摊到各阶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这些新收复地区的社会矛盾。
这也减少了新收复地区士绅凭借特权干预地方政务、逃避差役赋税等行为,使朝廷在这些新收复地区征收赋税、征调徭役等方面能更顺畅地执行,提升了行政效率和朝廷的治理能力。
还有,将丁钱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人头税,使得这些新收复地区的百姓彻底摆脱了因人口增长带来的沉重赋税枷锁。
——以往贫苦人家为逃避丁税,常不敢生育,生下孩子也会溺死,如今摊丁入亩政策推行了之后,这些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