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烽火燃江南,士绅乞天兵
…
对于方腊想以“清君侧”作为方腊义军的口号,包康很意外。
“清君侧”是造反常用的政治口号,有利有弊。
利的方面是,起义需要名正言顺,“清君侧”以清除君主身边的奸臣为名义,可将自身行为定义为拨乱反正,减少与君主直接对立的压力,更容易争取部分不愿意对抗皇权的臣民的认同。例如西汉七国之乱时,吴王刘濞就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口号,试图让反叛显得师出有名。
这还能将矛盾指向君主身边的奸臣和小人,而非君主本身,一定程度上降低起义的谋逆色彩,可能吸引那些仍对皇权有一定认同但不满权臣的势力支持。
而从方腊义军的角度来看,在赵俣没有任何问题相反还有“圣明”之名的情况下,用“清君侧”这样的口号确实很合适。
而且,方腊选择的奸臣和小人也很合适。他没选因收复青唐和西夏、大败辽国、辅佐赵俣大力治理赵宋王朝口碑已经变好的宰相章惇,甚至没选副宰相韩忠彦,而是选了尚书左丞蔡京。
蔡京权倾朝野,还总给赵俣送女人,甚至把自己的女儿送给赵俣,他喜欢奢华,做事不择手段,名声不好,关键,他确实通过自己的权势在江南兼并过土地,家产丰厚、广置田宅,更关键的是,蔡京早年在杭州任职时,结交了一个很有能力的小人,南方百姓对这个小人恨之入骨。
这个小人名叫“朱冲”,他有一子名叫“朱勔”,正是历史上的六贼之一,他们父子二人是苏州极有名的士绅,手眼通天,心狠手辣,非常有能力,据说就没有他们父子办不成的事、搞不定的人。
朱冲原本是一名杂役,机缘巧合下碰到贵人相助,回家后开了一个药铺。
朱冲所卖的药品疗效显著,逐渐在苏州一带闯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