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那急着脱手的,甚至愿以原价三成贱卖,只求换些现银周转,却只见牙人摇头,道是:“燕京那边刚划了新坊区,谁还肯把钱砸在这过气之地?”
曾有宰相府邻的宅院,年前还能值万贯,如今富户们盘算着迁都后“空宅无人守,盗患必生”,竟跌至三千贯仍难出手。
更有那商铺云集的樊楼一带,绸缎铺、酒楼、金银铺的掌柜们日日聚在茶肆叹气,往日“一铺养三代”的黄金地段,如今租子降了一半,租户仍多有退租,说是要随朝廷去燕京开新铺,不愿留在此地喝西北风。
那些在汴梁盘桓了数代乃至数十代的豪门权贵。田庄在城郊,当铺遍街巷,族中子弟多在京中任职,连祖坟都葬在京畿的风水宝地。迁都于他们,无异于釜底抽薪——田宅贬值事小,失去了汴梁的地利,日后在朝堂的根基、族中产业的命脉,都要被连根拔起。
于是,他们在暗地里的动作便多了起来。
有些人抱怨:“陛下此举,分明是要断我等生路!燕京那苦寒地,能比汴梁繁华?迁去了,我等祖产何在?族中数百口人,喝风不成?!”
郑绅起初担任直省官,这是一种地位普通的低级官职。低到他连老婆和孩子都卖了。老婆后来辗转嫁给了河东名将张蕴,女儿郑显肃被他卖进宫里当了宫女。
后来,郑氏被赵俣娶为皇后,郑绅开始获迅速升迁。
到了现如今,郑绅已经被赵俣封瀛海军节度使,加正二品检校太师、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等,郑显肃的两个兄长郑翼之、郑成之分别是陆海军节度使和安德军节度使。
靠着郑显肃当上了皇后,这些年,郑氏一族成了大宋新贵,在汴梁城广纳田产、房产,富甲一方。
郑氏一族,绝对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范。
可迁都令一下,郑绅见汴梁田宅、商铺价大跌,心疼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