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话题引开,主动说道:“懿康公主年纪也不小了,是该尚驸马了,你看上哪家子弟,朕为她做主。”
见赵俣提起为她女儿选驸马一事,刘清菁也不再跟赵俣拉扯了,而是赶紧借此机会说:“蔡太师家五子,苏太傅家长孙皆可。”
一个是宰相家,一个是枢密使家,还都家学渊源,刘清菁也真敢选。
不过,从刘清菁提出来的人选来看,她应该已经不再接触政治了,不然,蔡京是新党,苏轼是旧党,她也不能,只看重权势,不看是新党还是旧党。
但话又说回来,皇帝的本性就是多疑,赵俣也不例外,所以,他不动声色地说:“岂有一女嫁二夫之理,他二人中,你选一个,朕下旨赐婚。”
刘清菁知道赵俣不喜欢她干政。
而且,自从赵俣登基以后,那些新党也不再搭理她这个过气的前朝皇后了,她现在跟政治已经彻底不搭边了。
在这种情况下,刘清菁干脆破釜沉舟道:“臣妾一直仰慕苏太傅的文采。”
见刘清菁选择把她的女儿嫁入旧党,赵俣暗暗点头,说道:“苏轼身体硬朗,精力旺盛,再当三五年枢密使没问题,又是诗书画三绝,其孙定然差不了。”
说这话的同时,一直对刘清菁爱搭不理的赵俣,终于伸出手搂住了刘清菁的小蛮腰。
刘清菁的政治水平甚至是智商是不高,但她懂男人,会取悦男人,根据她的经验,只要把皇帝哄好了,那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唯一的问题是,赵俣不是赵煦,根本不会也绝不可能把心思全都放在她一个人身上,这多少让她有些遗憾。
不过,赵俣也有赵煦没有的东西,那就是霸道强壮,这给了刘清菁完全不同的体验,让她体验到了什么是真女人。
老实说,刘清菁也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