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结外敌”、“阻挠新政”,想要形成“清除旧党乃朝野共识”的假象,迫使赵俣顺水推舟。
为此,蔡京等人没少做准备,他们列出数百旧党“奸臣”,请赵俣将他们所有人罢官、贬谪,且规定其子孙不得为官、不得参加科举,甚至不得在京城居住,彻底断绝旧党成员的政治前途。
更有甚者,对同情旧党或持中立态度的官员,也以“附奸”、“党庇”为由打压。
蔡京等人还想请赵俣下令销毁旧党成员的书籍、文章,包括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苏轼的诗文等,严禁民间传播,试图从思想上抹去旧党的影响。
蔡京还提出了通过立碑、颁布诏令等方式,将旧党定性为“奸邪”,煽动民间对旧党的厌恶,使旧党成为社会公敌,失去民众支持。
这要是让蔡京等人得逞了,那旧党肯定就完了,与旧党有关的人也肯定会倒大霉。
更关键的是,没有旧党制衡新党,大宋可能都会被新党给折腾没了。
在向太后看来,那是一场极为严重的政治风暴在酝酿。
偏偏在那个关键的时刻,赵俣和刘清菁这个支持新党的要命女人搞到了一起。
虽然刘清菁胸大无脑,但刘清菁驭夫的手段实在太高了,她和新党加一块也太能搞事了。
向太后觉得她必须得制止住刘清菁为害。
可向太后那时的身体已经不行了,实在是没有精力跟刘清菁斗了。
向太后觉得,她必须得给刘清菁找个对手,绝不能让刘清菁把赵俣变成第二个赵煦。
向太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郑显肃。
可郑显肃对赵俣言听计从,又不是旧党,不会在赵俣倒向新党的情况下,支持旧党,更不会像她一样率领旧党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