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说,赵机一点资格都没有,而是从礼法上来说,赵俣的皇位首先肯定得在自己名正言顺的儿子中选择,而赵俣好几百个儿子,就算再出意外,也不可能全都死光了或者其中连个适合继承皇位的都找不到,如此,怎么都不可能轮到“赵煦的儿子”继承赵俣的皇位,哪怕赵俣的皇位是从赵煦那里继承来的。
……
几日后,有谏官提议尊孟相和刘清菁为太后。
孟相和刘清菁都是赵煦的正妻,赵煦去世后,赵俣以皇弟身份继位,尊奉前朝皇后为太后,是符合“嫡庶尊卑”礼制的做法,能体现赵俣对先帝正妻的尊重,强化自身继位的合法性。
这一尊封既维护了宫廷礼制,也可以通过承认孟相和刘清卿的地位,稳定朝堂和后宫秩序。
赵俣很痛快地就下旨,封孟相为元佑太后、刘清菁为元符太后。
赵俣的这一做法得到了朝臣的高度赞扬。
当世都在传,赵煦和赵俣兄弟情深,说赵煦把皇位传给赵俣,赵俣过继四个儿子给赵煦传承香火,乃兄友弟恭的表率。
至于个中的情况到底如何,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
不论是孟相,还是刘清菁,实际上都只是赵俣生活中的一点小插曲、一点小点缀,都是让赵俣释放治国压力的存在。
她们是不可能成为赵俣生活中的主旋律的。
赵俣生活中的主旋律永远都是治国。
赵俣结束御驾亲征,从北京凯旋回来,也不是为了女人,而是为一件麻烦事。
这件麻烦事就是,由于泸州南部少数民族久遭州官贾宗谅的残暴压榨,积怨甚深,不久前,贾宗谅更是枉杀夷人大首领斗箇旁等,激起诸夷人愤怒。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