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取、有、生、老死。认识到众生轮回的因果链条,明白一切苦难皆源于无明和执着。”
“照见五蕴皆空,运用智慧观照自身五蕴:色、受、想、行、识,认识到它们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并无固定不变的实体,从而破除对“我”的执着。”
“明镜高悬,随着对四圣谛、十二因缘和五蕴皆空的深入体悟,修炼者心中的明镜将越来越清晰,能够照见更多的虚妄,并逐渐放下对它们的执着。”
李怀祯打断他,道:“按你这么说,我得修行到什么地步才能达到破幻境的地步!”
“以你的资质,百年即可。”梅满山悲悯的目光中,透漏一丝笑意,“当然,顿悟只需一瞬间。”
“无我观,修炼者需彻底破除“我执”,认识到“我”只是一个虚幻的概念,并无真实的实体。达到“无我”的境界,才能真正解脱。”
“法身观,证悟“法身”的境界,认识到自身与宇宙万物为一体,无二无别。此时,修炼者心中的明镜将化为无边无际的虚空,照见一切,包容一切,达到此境界,已然是一品神游修士。”
“慈悲行,将证悟的智慧转化为慈悲行,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利益一切众生。这是“明镜照心诀”的最终目的,也是修行的真正意义所在,达到此境界,已然得到正果,前往极乐世界!”
李怀祯眨巴眨巴眼睛,问道:“我是什么境界。”
“你有圣人的思想境界,已然到达半步无我观。”梅满山眼神闪了闪,“你可别小看无我观,无我,已然到达了一种匪夷所思的境界,不在一品神游之下,半步无我观,足够你破除大部分幻境了。”
“那么无我观、法身观、慈悲观是三个不同的境界?按你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