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都要随母姓,这般倒插门的血脉,在旁人眼里,终究是不正宗的。
在祝明月等人看来,若是父亲是个拖后腿的,那还不如没有。
母亲当家做主,亲生的还是亲自生的,对孩子的疼爱和重视程度自然不一样。
可世人的品评标准,却恰恰相反。
无论父亲是多么混账的人,只要活着,就比死了强;哪怕父亲贫穷低微,只要是
“正常嫁娶”,也比
“入赘”
的强。
顾盼儿不愿意低嫁,最后的结果却是低“娶”。
有出息的男人不会做赘婿。
秦时,赘婿更是与罪犯、奴隶并列,是官府征发戍边徭役时的第一波人选,连基本的人格尊严都难以保障。
即便顾家未来是顾盼儿做主,别有用心者也只会攻击顾小玉是“赘婿之子”————这大概是他唯一不如人的地方。
哪怕那个做赘婿的父亲,在家族、世俗中都居于从属地位,甚至与顾小玉从未见过面,这份
“污点”
也洗不掉。
古往今来,就没听说过哪个赘婿,或是赘婿之子能真正出头的。
就算真有那么一两个天赋异禀的
“遗珠”,展露了些许才华,妻家即便再不甘心,也只能放赘婿带着妻子儿女归宗,压根不用等三代。
因为压不住就会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