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婠怀疑,李澈对她是一见钟情,哦不,是见色起意,并且她有证据!
\n
翌日,韩先生以打理李澈产业者的身份来寻秦婠,秦婠装作不知,一一去韩先生商讨过后,以五百两银子的价格定了下来。
\n
方大也来回了消息,因为海棠坊在众人眼中是李清的产业,故而京兆府尹那个墙头草,得知大赛之事,非但没有为难,反而问道是否需要派人维持秩序,以免出现什么行刺事件。
\n
秦婠想了想,由官府出面那自是再好不过,也省的到时候抽调从太子府抽调太多的人手,让敌人有机可乘吗,便同意了。
\n
然后他将企划书,交给了方大,并将还剩下的几个招商位置一一同他说了,让他先去招商,待到招商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始宣传了。
\n
方苓那边也回了话,太傅府要了一个寻常赞助商的位置。
\n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澈也忙碌了起来。
\n
虽然当时秦婠对科举之事没有相谈,可却也给了李澈启发,科考不能只单一命题,寻找治国之才,而是应该从各方面选拔。
\n
故而他与几个主考商议了许久,定下了几个考题,可供考生选择作答。
\n
这些说起来容易,可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
\n
首先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一直都是底下的,将商业命题放在秋闱之中,遭到了朝中上下所有人的反对,觉得是侮辱了学术,让学术沾上了铜臭。
\n
简直是对天下文人最大的侮辱。
\n
就连承德帝,也有些不大理解他为何要这般做。
\n
李澈站在朝堂之上,淡淡的扫过群臣,开口问道:“国库不丰,战事又起,敢问诸位,没有银子该如何行事?!军饷如何发放?军粮如何筹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