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既视政,当求新求变:今后败军之将,着兵部详议得失,若因寡不敌众、勇战力竭等不可抗因素而败,许其将功折罪,不加重罚;虽失地,若于杀伤建奴、救援百姓中有功,亦当论功行赏。
然赏罚须当分明,军规更需严苛,断不可一味纵容。凡遇临阵退缩者、叛明投敌者、弃袍泽于死地可救而不救者,斩!!!”
“臣等谨遵上谕!!!”
朱燮元用诧异的眼神看着皇帝,不由得露出老怀大慰的神色,右手习惯性地抚须,好在右都御史没有看见他的举动,不过就算看见了也不敢管,最多暗搓搓记上一笔,想来皇帝看到了也不会处置。
毕自严眼中露出清明的神色,他有点呆,其实并不是一个适合的首辅人选,他执行力爆表,但并不擅长做决断,更多的是皇帝指哪打哪,按照他的经济账,肯定是议和更划算的。
皇太极要的离谱,但议和嘛,哪有那么容易,双方不得商量几十个来回,耗费一两年时间么?!或许这就是皇帝说的,建奴的缓兵之计吧。
其他大臣听完了皇帝的话,也都生出一股安心的感觉。
不怕领导下任务,就怕领导含糊其辞。说一些诸如:
“这个事呢,我们要高度重视”“原则上是可以的,但是要符合相关规定”“既要.又要还要”
“总体上是向好的,个别问题要整改”“大家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之类的屁话。
只要明确了目标,偌大一个朝廷,偌大一个帝国,努努力总是能够办到的。朱由检此举,就是为了统一思想,避免内耗。他明确了三件事:
第一,是大明坚决要消灭建奴,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