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起色,他又想要跟建奴决一死战。
反正各种做法或左或右,都做到了矫枉过正,不留退路,不给对方留退路,也不给自己留退路。
朱由检看着王在晋,沉思许久,突然灵光一闪:嘶,这性格不就跟袁崇焕一模一样么?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啊!难怪他对于袁崇焕多有推崇,二者隔这惺惺相惜呢!
说到这里,又要批评孙承宗了,王在晋也好,袁崇焕也好,都是孙承宗给发掘、托举上来的。孙承宗手经略辽东的那几年,发掘了一大堆人才,什么满桂、祖大寿、赵率教、茅元仪、马世龙、阎鸣泰、沈有容、曹文昭等。
王在晋还是有才能的,对大明也还算忠诚,这就是为什么这家伙一直唱反调,朱由检还留着他的原因。反调你可以唱,但活你得干;你有意见,我可以不听你的意见。
不过袁可立终究还是去职赋闲在家太久了,朝中关系网经营得稀碎,弹劾他的可不止王在晋。
当初他跟天津巡抚李邦华搭伙,发展登莱水师三年,造船四千艘,与毛文龙的东江镇一起,收复了旅顺、金州、盖州,结果被毛文龙背刺,被党争牵连,也是像现在这里被弹劾不断。
袁可立被弹劾烦了,干脆连上七道辞官奏疏,撂挑子不干了。结果他罢工没两年,登莱水师的舰船就莫名少了一大半,短短几年的时间,登莱水师就荒废了。
大明要办点什么,聚沙成塔,千难万难;但要毁掉,真的就是一瞬间的事情。登莱水师如此,孙承宗的关宁军和三方布置也是如此。
除了不出战,袁可立还失联了。就算你有不得不选择避战的苦衷,但至少也要跟朝廷解释一下吧?!
如今山海关到宁远的道路已经重新畅通,山海关方面询问宁远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