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的年货、屋檐下添置的灯笼,都比去年的更大、更圆。
如此朝野人心振奋,大明隐隐有中兴气象的时刻,皇帝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莫不是昨夜在后宫镇不住妃嫔,被踹下了龙床,所以今天才在此生闷气?!
人与人的悲喜并不相通,目前来看,崇祯朝并不流行佞臣和弄臣,就算皇帝不开心,也不会拿百官来发泄。虽然大伙对于小皇帝的郁闷无能为力,但也不至于胆战心惊什么的。少年郎,为赋新词强说愁嘛,皇帝这个年纪的人是这样的。
毕自严在下面讲得起劲,他觉得自己当了户部尚书以来,朝廷财税足用,这就已经干得很不错了。毕竟朝廷积弊已久,大家都习惯伸手拿点,你一点,我一点,最后就什么都没剩下了。他要把朝廷的钱搂住,用到实处,很难的啦。
“行了,这些账目上的事情,元辅你心中有数就行了,亦或者做成奏疏递交上来吧,就不必在朝堂上说与朕听了。”朱由检有些不耐烦地说道。这几天不知怎么了,他总感觉心慌慌的,浑身上下不得劲,胃口也不好,大冬天的总上火。
“对了,今年阵亡将士的抚恤发下去了么?”朱由检皱着眉头询问道。
毕自严眉头一皱,说道:“启禀陛下,辽西的抚恤已经发下去了,可是辽南东江镇那边,却有些为难。”
“当兵吃饷,战死抚恤,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有什么可为难的?!”朱由检沉声道。
“这……陛下,东江镇上报伤亡兵卒万余,与战报上的数目也对不上,加上毛文龙又有前科劣迹,故而我户部与兵部尚未商量出章程。
若是全发下去,需要上百万两银子,实在骇人听闻;若是每户减额,亦或者减户,又担忧东江镇与朝廷横生间隙,反而不美。”毕自严有些无奈地说道。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