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了,于是他也挺起了腰杆。
入京以后,李倧四处结交朝廷官员,花钱贿赂皇帝近臣和太监,希望大明像万历年间一样,大举发兵救援朝鲜。
然而,当年大明为朝鲜流血流泪,换来的却是朝鲜在萨尔浒的背刺。朱由检这一次可不想让明军再给朝鲜人流血了,反过来流干朝鲜人的最后一滴血,倒是非常感兴趣的。
当然,嘴上朱由检还是温言安慰李倧的,说大明不是不救朝鲜,是要有计划地、灵活地救,要优化救援流程,建立长效机制,深刻认识到救援属国的重要性、复杂性、长期性,更要统筹兼顾、系统推进……
让李倧不要灰心丧气,叫他给国内的官员百姓写诏书,勇敢地反抗建奴。李倧虽然有点傻,但跟随他一起的朝鲜老臣鬼精鬼精的,当然没有被朱由检给忽悠住。但子不言父过,就算知道,他们又能做什么呢?
能走的关系、各种门路,他们都试过了,但一点效果都没有。带来的金银珠宝都快送完了,京师米贵,他们都快要吃不起饭了。
朱由检了解到了朝鲜君臣的困难,赏了他一笔钱粮,再每个月给李倧发二十石粟米、几两碎银,别让他真给饿死了,还要挟李倧以令朝鲜呢。
朝鲜逆子容易处理,粆图台吉就不好忽悠了。他想要内附,又不肯被拆散,而是希望朝廷给他封王。惶惶丧家之犬也配提意见?!他的请求自然被无情拒绝了。
而辽阳、沈阳之战的兵败沦陷,就是因为辽东经略袁应泰轻信了蒙古人,接纳了大量蒙古灾民,然后被背刺。现在看察哈尔部这架势,哪里敢把他们放进关来?结果,察哈尔残部的几万部众就赖在了宣府城下不肯走了,严重影响了宣府镇百姓跟其他蒙古部落做生意。
察哈尔部在明军、建奴、右翼蒙古三方势力的夹缝之中生存。不是他们不想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