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有某种炎症,呈现白色。
不过嘴张不大,只能到这个程度了。
接下来方言关掉电筒,对着谷芷兰说道:
“好了,现在把手给我,我把一下脉。”
谷芷兰听话的照做,然后左右两只手切脉后,方言发现是脉沉细。
西医里面的系统性硬化症,其实就是硬皮病。
西医诊断的系统性硬化症,在中医属“皮痹”范畴,与《素问·痹论》“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的论述高度吻合。
患者皮肤硬化、张口困难,符合《金匮要略》“肌肤甲错”的痰瘀互结特征。
这个病方言在萧承志给他的笔记里见过,那本笔记写的是萧承志在广州遇到的疑难怪病,上面不仅有他治疗的手段,还有师父邓铁涛给出的意见。
其中第一页,就是写的1974年4月,他们在广州治疗一位48岁,姓熊的患者的硬皮病,里面有萧承志第一次开的药方,还有复诊的时候邓铁涛修改后开的药方。
其中邓铁涛解释硬皮病的机理,里面的内容写得非常详细。(见587章)
从邓铁涛的分类来看,对于谷芷兰的病症,其实也不能算是系统性硬化症,应该叫弥漫性皮肤型系统性硬化症。
因为明显是从四肢远端开始,逐渐累及近端皮肤和内脏。
统性硬化症包括钙质沉着、雷诺现象、食管功能障碍、指端硬化和毛细血管扩张,是同时开始的,和患者家属描述的不一样。
不过在中医里,这种现象都叫皮痹。
她本来在北海道那个寒冷的地方,加上本身体质阳虚,受寒受冻,气血痹阻,手指上出现状况后,并没有及时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