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茶陵当地人漫长的纷争中,客家人都会出现一些领头人,充当保护客家人的角色。
罗克绍就是这样的人。他的先祖就是客家人的头人,自然子承父业,他也成了茶陵县桃坑、江口二乡客家罗姓家族的族长。罗姓是当地客家人一个大姓家族,拥有众多人口。罗克绍读了十二年私塾,识文断字,在当地具有很高威信,乡邻发生纠纷,一般都由他来主持裁决。为了客家人的生存,他十分注意与当地政府搞好关系。在当地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他的家族日渐坐大,渐渐成了客家人首富,据传,有一个小偷在他家整整住了三年,都没有发现,可见罗克绍家的富裕程度,自然,他的家族成员也跟着受益,成了客家人中的富裕户。为了守护财产,他不仅建立了看家护院的家丁武装,而且还有一家兵工厂,专门生产各种土枪土炮。
1927年10月,革命队伍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等县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茶陵是中共建立的第一个红色县级工农政权。
革命队伍的到来,引起了当地国民党政府的恐慌,也引起了罗克绍的强烈不满。因为他的富有家族成员频频遭到红军打土豪分田地,有的还遭关押和杀害,这让他异常愤怒和仇视。为了对付共,他急速扩充了私人武装,组织了联防队,在红军可能出现的地方设伏予以捕杀。
罗克绍积极**和实行的联防经验,迅速引起了国民党“剿匪”指挥部的高度重视。在蒋介石的批准下,茶陵、宁冈、永新等五县成立了当地联防组织,由罗克绍任联防团总指挥,一时,罗克绍成了湘赣边界最大的反动武装民防头目。有人有枪的罗克绍开始了疯狂的反攻。
1928年2月的一天,罗克绍接到当地土豪的密报,说茶陵县尧水区工农兵政府成员正在开会。他迅速召集民防团,连夜赶到尧水镇街上,准备消灭年轻的区苏维埃政府。
他们刚走到街口,就被区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