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除此之外,要严格杜绝假货,质量不合适的商品,进入超市消售,食品类的商品,要注意保质期,坚决不能销售过期的食品,一旦出现过期的食品,被销售出去了,对于我们的超市来说,可是致命的风险。”
陈刚还从来没有想到,生意还可以这样做。
其实在几年后的超市大发展时期,章云峰说的这些入场费问题,是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零售市场的对外资开放,而逐渐演化而成的。
家乐福1994年进入我国市场。1995年12月以委托管理名目开设的“创益佳商城”在京城开业。出于在我国发展的低成本扩张需求,家乐福把我国宝岛确立起的“入场费制度”引入到国内。
1996年之后,家乐福以管理顾问公司的名义,以低成本开店、低成本组织商品、低成本店铺运营为核心,开始在我国各地扩张,并逐渐建立起,在我国零售市场的竞争优势。
家乐福的所谓的低成本高收益的扩张模式,主要有两个基本支柱,一是利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政绩观,和商业地产的膨胀,实现开店和扩张的低成本,或零成本。
二是利用其国际品牌和大规模销售的优势,向中小供应商征收名目繁多的入场费,设置超长账期和人力成本、物流成本的向供应商转嫁,而实现商品采购和店铺运营的低成本。
所谓的高收益则指家乐福利用多年积累起的信息管理技术、品类管理技术、店铺运营技术,和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把握,实现商品的较高周转,从而实现高收益。
家乐福凭借其低成本和高收益的两种利器,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的十几年间,实现了在我国的高速扩张。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家乐福建立的以入场费为中心的低成本高收益模式,在竞争中首先被同样以追求低成本扩张的沃尔玛等欧美企业、洋华堂等日系企业以及我国港台企业所模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