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篇《柴桑怀古》亦是上乘之作!”
崔承业指尖轻抚纸面,但见墨迹淋漓处,字字皆有筋骨。
他微微颔首,朱笔在考卷上悬停片刻,终是落下一个鲜红的“甲等第十”字。
糊名揭晓,墨香犹在——曹安!
“江阴曹安?”
众考官相视而笑。
“这位少年童生曹安,在府试三场中,诛妖救灾策论如利剑出鞘,功绩满满。经义策问若春风化雨,功底扎实。如今这篇柴桑诗,更是气韵沉雄,尽显才气。
三场文章,竟皆入府试前十之列!”
“难得,难得!”
周院君抚掌赞叹,“这少年才俊能有如此稳健文风,实属罕见。.今岁的江阴县,出人才啊!”
朱笔搁下,更漏已过三更。
三百份考卷如秋叶般层层叠落,
其中二百份被黜落的卷轴黯然合拢,
唯有一百卷被录取,仍静静铺展在青玉案上,映着烛火微光。
“诸卷已定。”
周山长揉了揉酸涩的双眼,“然最终名次,还需统合三场试绩,再做定夺。”
堂外传来更夫沙哑的梆子声。
“夜露侵衣,诸生且归。”
周院君走到堂外,但见府院考舍中童生们静坐如松,“明日辰时,张榜于江州府院大门前。”
夜风卷着残叶掠过石阶,一百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