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那案上墨迹未干的宣纸,此刻竟隐隐泛起杏坛讲学时才会出现的文华之光。
若说前文是琼琚之章,
这最后一句便是圣人之音,叩响泗水磬钟,振聋发聩!
“这不是寻常陋室!
这是当年孔子尚未封圣,还是大儒时,在洙泗之滨筑起的一座茅草木屋——天下第一座杏坛,带弟子们在此处讲学!
此句,出自《论语·子罕第九》——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周山长院君这一刹那终于惊醒,突然推案而起,满脸不可思议,“江贤侄这是将孔子的微言大义,融入这副《陋室铭》诗画之中!”
原本这幅画作虽笔墨精妙,但终究稍显简素,不过【出县】之姿。
然而,[孔子云:何陋之有?]
此惊天之句一出,
一切都不同了。
霎时间——
整幅画卷如受圣人之气点化,纸上墨痕竟隐隐泛起杏坛紫气,文华冲霄!
原本略显朴拙的笔意,此刻竟如洙泗春风拂过,陋室生辉,意境骤升节节攀升,直入【诗画双达府】之境!
“圣人微言,一字千钧!”
一位老儒眸中光芒大放,颤声低语,“此句一出,画中这座陋室,便不再是凡俗茅草木屋,而是承载孔圣遗韵的圣地——杏坛!”
“江行舟兄.这是,诗画双达府?!”
江州府院的众人恍惚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