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眠在了他战斗过的那片土地上。
在那片商来庆和战友们浴血奋战的阵地上,那一发炮弹几乎是最后一发炮弹,因为第二天,板门店就签发了停战协定,停战命令立刻就下达了,我英勇的志愿军胜利了,中国人民胜利了。
参战前,全营五百多名战士,而跟着袁广华凯旋而归的战士有二百零九人,全营有三百多人为国捐躯,长眠异乡。
我华子舅和部队的战友、鱼邑县政府的人,来到商来庆的家,只带来了商来庆的几件遗物,他写好未寄出的写给爹娘的信、写给区秀华的信。
我华子舅在家待了三天就返回部队了,在军事学院学了三年后,又回到老部队,驻扎在杭州附近。
1954
年,我三舅袁广辉毕业了,分配在高炮六十六师作战科,师驻地在河北涿县,拱卫京畿。华北二校的同学刘成刚分配到基层连队当连长,褚子林也分在了作战科。
作战科杨科长,也是参军多年的老革命,是他把我三舅从张校长那里要来作战科,并常常委以重任,看见我三舅就是满满的喜爱,因为我三舅在作战科年纪最小,他平常也总是以小鬼称呼我三舅。这尤令褚子林不满。
师政治部李主任来作战科,点名要把我三舅要走,让他跟着首长去当警卫员,杨科长当然坚决不放。李主任只好悻悻作罢,临走还说,要是年纪再大上一两岁,要是有实战经历,我非把他要走不可。
1954
年底,六十六师全师移防,开赴江州,准备对付大C、小C,这是我三舅十几年军旅生涯中最为亢奋的时刻,没有到朝X打M国鬼子,到江州去也可以过过打仗的瘾,也不枉为军人。
就要开拔,吕丹丹、杨娇娇留J,两个人都来为我三舅送行,杨娇娇眼里含泪,嘴角含着笑,吕丹丹则不管不顾,搂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