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任何国家染指,当然也包括楚国。
除了沿地中海的阿拉伯半岛西北部地区,英国利益的第二层面,在阿拉伯半岛东部的伊拉克和科威特,西部沿红海地区的内志地区(纳季德)。
伊拉克是阿拉伯半岛传统的富饶之地,人口众多,历史渊源悠久,属于奥特曼帝国的海外伊拉克行省,如今被英国势力渗透成筛子,能够主导该地区的政治和走向。
科威特因为地处咽喉要道,原本是德国修建中东铁路通向阿拉伯半岛的必经要道。
可是在英国强烈反对下,这条承载着德意志帝国向阿拉伯世界渗透美好愿景的铁路,如今中途夭折,更不可能修到科威特。
英国人在科威特扶持的阿卜杜勒-阿齐兹酋长,在1902年率领一队人马,从其家族避难地科威特出发,从敌对的拉希德家族手中一举夺回利雅得,建立了沙特酋长国。
西部沿红海地区的内志地区(纳季德),掌握在互不同属的几十个阿拉伯部落手中,大的阿拉伯部落几千上万人,小的部落只有七八百人,大都居住在沿海的沙漠绿洲地区,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
英国利益的第三个层面,就是波斯湾沿岸的阿曼王国和伊朗王国,这都属于英国的保护国。
在沙俄势力大举入侵伊朗王国北部后,英国直接出兵占领了伊朗王国的南部,将沙俄身上波斯湾的黑手斩断,形成了相恃的局面。
33皇子楚-郑洮谨慎的考虑到,若是以武力入侵阿曼王国,有可能遭到英国的军事干预,从而功败垂成。
他这是孤注一掷的赌博,赌上了富贵一生的皇室贵族爵位和财富,只能赢,不能输,必须慎重行事。
经过反复的慎重考虑,将最后征服的地区放在了阿曼王国的北方……迪拜港。
相较于伊朗王国和阿曼王国,此时的迪拜及周边的阿布扎比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