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18天的海上航行,这支小船队于1904年11月29日,抵达阿布扎比附近的海岸。
在一片戈壁丘陵高地上
早已等待在此的先遣人员燃起了十多堆篝火,浓浓的黑烟升上天际,在十几公里外就能一眼看到。
这里是一片内凹的海湾
洁白的细沙映衬着湛蓝的海水,海湾边的岸上是稀疏的灌木,大片灰褐色的戈壁滩,看起来荒凉而又透露出原始的狂野。
三艘巨大的轮船停泊在距离海岸边10余公里的地方,随后放下了十多艘小船,满载着人员和装备向岸滩前进,往来不停的开始运输。
从丘陵高地上下来的是一百多名华人骑兵,他们头上都带着宽檐遮阳帽,脖子上围着方格围巾,身上是典型的一长一短两杆枪的武装牛仔配置,还有牛皮水囊和卷起来的毛毯,一副风尘仆仆的神色。
这些早期抵达的人员中,为首者是莫远航少校,他是刚果河总督区华人大牧场主莫行礼的嫡长子,曾经在大楚帝国皇家陆军驻南非军事观察团任职,是个很有想法的青年军官。
他并不想继承父亲的牧场,而是更愿意在外打拼,磨砺,干出一番事业来。
像他这样没有背景,没有家族依托的年轻军官,又没有战功傍身,很难在强者如林的皇家军队中混出头来。
凭籍着对非洲及中东地区征战丰富的经验,敏锐的军事触觉,莫远航少校得到了军事观察团中冯书文上校的青睐,竭力邀请加盟。
冯书文上校就是此次远征军长官,33殿下倚重的左膀右臂。
“草民莫远航,拜见三十三殿下,给殿下请安。”莫远航少校已经辞去了军职,所以翻身下马,抱拳行礼。
楚-郑洮殿下从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