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点,并对几座岛上气候、地理、土质、动植物、水资源进行一番细致调查和记录,为后续的拓殖和开发做好前期铺垫。
原本以为,该岛所处的热带环境会导致首批拓殖人员出现大量减员情况。
新华本土甚至还做好了他们全员团灭的心理准备,筹划着再挑选几批“开拓先锋”,费3-4年时间,尽可能地将檀香山这处基地建设完善后,便对其进行适度地开发。
却未曾想到,去年九月,移民船队在返回新华本土时,抽出了两艘船顺路过去瞧了一眼,发现这批先遣拓殖人员竟然大部分都活蹦乱跳的。
当然,人员也是有所折损的。
但整个团队也就死了五个,而且其中两个还是随同探索人员深入岛内时,不慎从山涧跌落,伤重不治而亡。
即使那三个病死的拓殖人员,也不是患疟疾、黄热病之类的热带疾病而亡,只是因为水土不服,导致其他病变死去的。
更让人惊喜的是,岛上几乎没有任何对人有致命威胁的毒虫、毒蛇之类的动物。
也只有在附近海域,有凶猛的鲨鱼和石鱼存在,可能会对人构成一定的威胁。
当这些调查资料和探索情报汇总至本土后,经各方专家综合研判,初步认定夏威夷群岛并不具有热带疾病的威胁,可以进行拓殖开发。
“根据部分返回的拓殖人员反馈,我们医学部门判断,由于夏威夷群岛的特殊地理和历史背景,其疾病环境与其他热带地区,如加勒比、东南亚等地区,是截然不同的。”文教卫生部负责人董新平表情轻松地看着在座的诸委员和各部负责人。
“我们都知道,疟疾的传播依赖按蚊,但夏威夷的原生蚊(即库蚊)并不具有高效疟疾传播的媒介特点。所以,我们可能都想岔了,在这个时候,欧洲殖民者尚未发现并登陆该群岛,自然也没有将疟疾等热带疾病和传播媒介按蚊带过去。”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