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战争以来,为了维持军事占领,镇压地方反抗,遏制葡萄牙人反扑,再加上修筑大量城堡、工事,导致公司耗费巨大,现金也逐渐枯竭,并遭到国内诸多投资者的唾弃。
与此同时,公司还在葡属西非开辟第二战场,形成两线作战,使得公司资源更为分散,财政压力倍增。
更不要提公司素来管理不善的弊病,一直都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和冗余开支,如太多的商会、董事、会计、仆人,以及大量重复建设的仓库、据点,导致公司运营成本几乎失控。
要命的是,董事会的短视决策,非常喜欢追求短期利益,尤其在1628年马坦萨斯湾截获价值1150万荷兰盾的西班牙宝船后,就开始过度依赖劫掠西班牙商船为主要“经营方向”,而非向东印度公司那般,注重长期稳定的贸易收益。
因为,在这种情势下,西印度公司不得不将有限的资金不断投入到军事用途当中。
为了争夺巴西归属权,西印度公司与西葡两国不停在海上和陆地上进行厮杀,极大地牵扯了公司的精力,使自身始终处于失血状态。
其实,早在两年前(1636年),西印度公司就处于事实上的破产状态,不仅无法为众多投资者和股东分红,而且还频频出现欠薪、赖账的事情。
为了弥补亏空,公司也是绞尽脑汁,除了不断派出武装私掠船截杀西班牙商船,以掠夺资金维持公司基本的运营,还冒险攻占了库拉索岛和博奈尔岛,以期获得上述岛屿上的盐矿,弥补空虚的财政。
正是源于公司的军事过度扩张、管理混乱和频繁陷入到与西葡等国家征战之中,导致西印度公司的经营举步维艰,迫切需要一大笔资金注入。
“海狼号”和“飞翔者号”被派遣至太平洋海域,自然也是想来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劫掠一些财物,好为公司输上一点血,续上一点命。
但万万没想到,此行却远不如预期那般顺利。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