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一股子勇气和拼搏的干劲,就能在他秦国封官进爵,而不是世世代代皆布衣,被压得永无抬头之日。
\n
遇到妇女就谈论秦国的妇女也能顶半边天,多么的尊重妇女,以及教育制度,她们的儿子,少有所教,义务教育,哪怕穷苦人家的孩子,也能人人识字读书。
\n
还有什么天灾来临了,由他们秦国都府放粮救灾,反正绝对不会饿死人,若是生病了也有郎中可以看,不会饱受病疼折磨。
\n
反正李信等人听得都目瞪口呆,说的是哪一个秦国?
\n
这些夸张到了极点的法令,听所未听
\n
,闻所未闻,若不是赵国官员告诉他那就是秦国公子政,他都以为找错了人,对方是其他什么奇怪的国家的公子。
\n
其实主打的就是一个信息差,邯郸百姓真知道秦国百姓过得怎么样的人能有几个?
\n
这个时代游学的学者都没多少,更别说为一日三餐忙碌的邯郸百姓,加上交通条件的限制,很多邯郸百姓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去过临近的城市。
\n
即便明知道这些是假的,但舆论的力量真的能挡得住吗?
\n
谣言永远拥有难以想象的影响力,而避谣之言又有几人会认真听会听得进去。
\n
他们只需要知道有人比他们过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更有前途就行了,而那个地方就在他们最憎恨的秦国。
\n
李信等还有一个疑惑,赵国对秦国的仇恨有目共睹,他们本以为秦国公子政在邯郸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他们在来的路上都想过见到的会是一个多么朴素的多么担心受怕受尽苛待的秦国公子,但……
\n
但那骑在野兽上,一副得胜归来,巡视疆场的将军模样的小孩就是公子政?
\n
看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