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林寻有些意外,匆匆回了句“好”,便在手机邮箱里看到一封信邮件,点开下载并打印出来,真是厚厚的一叠。
\n
林寻粗略地看了一遍,这里面大部分内容都是王峥的就业经历,包括他接待过哪些患者,处理过哪些棘手问题,配合警方破获过几起案件等等。
\n
就成绩而言,王峥是个很厉害的心理医生,仅通过心理分析就能勾勒出罪犯的画像,而且正确率高达八成。
\n
但问题也在这里……
\n
一个总能先人一步捕捉犯罪心理,并与罪犯达到某种程度共鸣的“正常人”,绝对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正常,而是一个“看上去”正常且非常聪明的人。
\n
如果他有充足的理智,明确而严谨的思维,那么这样的人一定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将自己谨守在正常人的生活里。但反过来说,也有可能会成为那种生活在正常人圈子里的“疯子”。
\n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王峥有意犯罪,那对他来说不仅容易成功,而且容易逃脱——他的职业、他的专业就是最好的保护色。
\n
林寻一边想一边看,很快就发现这样一条:xx年xx日肇事,受轻伤。
\n
这不是小维撞车那天吗?就是说虽然小维没有遇到那起车祸,但车祸还是发生了,而且王峥还在车祸中受伤了。
\n
林寻的视线在这里多停留了一会儿,但无论怎么看都看不出更多关键,只在心里默默记下这一条,随即又往下翻。
\n
这之后将近二十年的时间,王峥的求诊记录只能用“干净”二字来形容,只是隔几年开一次感冒药,除了感冒发烧就没有生过其他病。当然也再没有出现肇事记录或其他违法违章记录。
\n
这意味着什么?一年两年还可以说简单容易,连续十九年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