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鉴于美援主要为正规作战部队之重型装备,楚云飞同时建议,统帅部应积极与苏联方面协调(可利用此前冲锋枪技术引进建立的良好关系)。
争取将苏联提供的军事援助,侧重于更适合敌后游击作战的轻武器、通讯器材、医疗药品与爆破器材等。
这些物资,可专项用于支持深入敌后之中央军、地方游击部队,乃至在特定条件下,通过“统一战线”原则,适度支援敌后其他抗日武装力量,以期最大限度地消耗日寇,破坏其后方,策应正面战场。
四、建立统一的美械整训与分配监督机制:为确保美械分配之公正与高效,避免浪费与舞弊,建议在军事委员会下,成立由中美双方代表(可包括史迪威将军代表)共同组成的“美械装备整训与分配监督委员会”,负责具体方案之审核、执行过程之监督与后续效果之评估。
楚云飞的这份“梯次配置”建议,可谓深思熟虑,面面俱到。
它既肯定了远征军的核心地位与优先权,满足了史迪威及美方对援助效果的期待;
又以“逐步推广”为各国内战区画下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大饼”,给足了希望,有效缓解了其即刻分配之压力;
更将苏联援助巧妙地纳入整体战略考量,提出了“差异化配置”的思路。
其建立联合监督机制的提议,亦展现了某种程度的“公正”姿态。
常瑞元看完电文,久久不语。
他将电文递给张治中、何应钦、陈诚等人传阅。
张治中首先赞道:“委座,云飞此策,高屋建瓴,确乃老成谋国之言。‘梯次配置’,既保重点,又顾全局;
‘试验推广’,则务实求效,避免盲目。
此法若能推行,则美械分配之纷争,或可平息大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