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阁臣次之,穿着绣有仙鹤补子的官服;五品以下青袍官员跪至广场边缘,密密麻麻跪成一片。三叩首时,三千人的朝冠顶珠同时触地,发出整齐的撞击声,如冰雹砸落金砖。
易华伟坐在九龙椅上,看着六位阁老着蟒袍玉带,分捧玉玺、诏书、符节缓步入殿。新任首辅叶向高托着紫檀木匣走在最前,他的蟒袍下摆扫过金砖地面,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木匣表面刻着饕餮纹,暗格里藏着三道机关。易华伟知道,匣内传国玉玺裹着五重明黄绸缎:最外层绣云龙纹,金线勾勒的龙鳞在宫灯下泛着冷光;第二层织十二章纹,每一种纹样都对应着不同的寓意;第三层描北斗七星,银线在绸缎上蜿蜒;第四层写满祭文,字迹工整如刀刻;最内层是素绢,上面印着开国皇帝的血符。
“跪受大宝——”
鸿胪寺赞礼官的声音陡然拔高。易华伟起身离座,按祖制行三揖三让之礼。首揖向东,七步之后,他的脚尖刚好抵在殿前的蟠龙浮雕边缘;次揖向西,转身时冕旒平稳,没有发出半点碰撞声;末揖向南,垂眸看向下方躬身的百官,余光瞥见叶向高额角渗出的汗珠。
当叶向高跪呈木匣时,按仪程,新帝应以左手托匣底,右手抚匣盖,朗声念“受命于天”四字。但易华伟突然转身面向武官列,解下腰间蟠龙纹犀带:“英国公,验匣。”
张惟贤踏出队列,手持特制铜钥,插入木匣暗孔。机关轻响,五重绸缎依次自动脱落,螭纽玉玺展露真容。
这是自宣德年后首次启用的验玺程序。易华伟伸手握住玉玺,螭纽在掌心冰凉,印面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微微硌手。
巳时三刻,奉天殿广场。
三千官员按品级着朝服,文东武西列成九重方阵。鸿胪寺鸣赞官立于丹墀,手持丈余长的朱漆木鞭。鞭梢系着十二枚铜铃,随着他的动作,铃舌撞击出清脆声响。当木鞭重重甩向地面时,九声净鞭撕裂寒风,惊起檐角铜铃一片乱响。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