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名的君特·冯·埃瑟林并非循规蹈矩、仅用军事意义上的战术和战略克敌制胜的指挥官,否则他也就不会率先尝试用超时空传送奇袭莫斯科了(遗憾的是,试图效仿埃瑟林成功经验的盟军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期的类似作战行动却因撞上了尤里·纳尔莫诺夫的叛乱而功败垂成,甚至变相地降低了阿纳托利·查丹科将其政敌驱逐的难度)。“利邦兹本来能趁着我军倾巢出动的机会控制他的军队杀回轨道环、优先夺取或摧毁两座死兆炮,但他却没有这么做,所以我军兵锋所指的月球背面一定就是VEDA的所在之处……听上去确实很合理。利邦兹可以给VEDA换一种供电方法,又不是上帝规定了VEDA只能从全球太阳能发电系统接收供电。”
神采奕奕的社长深以为然地连连点头,他也不愿见到麦克尼尔因一份错误的作战计划而遭遇挫败。且不说团队的安危系于麦克尼尔一人,唯我独尊的利邦兹·阿尔马克本也容不下任何合作者。“你看,这才是正常人该有的想法……大元帅沉浸在他的艺术中太久了,以至于失去了过去对局势的敏锐判断力,真令人遗憾。当然,这肯定不能怪他粗心大意,我做商人久了,也快忘记打仗的时候该怎么考虑问题了。老人毕竟是老人。”
“不,先等等。还有另一种情况。”麦克尼尔不那么急于否定埃瑟林的计划或认同天西贤治的说法,他知道埃瑟林生前那些直觉判断的准确性大多源自于和尤里·纳尔莫诺夫如出一辙的天赋。尽管这个平行世界里的埃瑟林并没有掌握脑量子波沟通能力而且目前也没有表现出【进化】为变革者的迹象,或许冥冥之中仍有什么在为曾被东欧、南欧贫困地区农民视为大天使长米迦勒使者的大元帅做出相应的决定。“我能感受到那令我窒息的恶意来自月球方向……利邦兹和他用来控制脑量子波网络的主要设施也在那里。”
“……这又能怎样?”
“VEDA和脑量子波网络的中枢,可能并不在同一个位置。”说到这里,麦克尼尔逐渐停下了脚步,他承认以利邦兹的性格为出发点去推测对方可能采用的战术也是一种赌博。不管事先搜集多少情报,每一名指挥官信心十足地制定的作战计划总是有可能在战斗打响几分钟之后就成为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