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夜深了,天花板上投影着莫奈《睡莲》系列的高清图像,周瑶发现莫奈的画作里藏着精妙的生态智慧:前景浓密的鸢尾丛不仅是画面点缀,更是天然的生物滤网,中景摇曳的芦苇荡为水鸟提供了完美的庇护所;而远处朦胧的柳树群,将水域与陆地完美衔接。
这给了她醍醐灌顶般的启示。连续三天,她的宿舍变成了一个疯狂的工作室。
《水生植物图鉴》摊开在茶几上,《湿地生态学》被翻得卷了边,五颜六色的便利贴贴满了整面墙。卢卡斯成了最称职的助手,它不但会叼来卷尺,还会用爪子按住被风吹乱的图纸,甚至在她打瞌睡时用湿鼻子把她蹭醒。
周瑶常常来到湖边。她卷起裤腿踏入浅滩,丈量着每一寸水位的微妙变化。
“这里0.5米深,适合种植花叶芦竹”她喃喃自语。卢卡斯则忠实地守在一旁,时不时用爪子拍打水面,像是在为她的加油打气。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呈现出一个生态艺术方案:
【荷花资源圃与珍稀濒危水生植物区】属于科研区域,采用网格化布局,每株珍稀品种都配有电子标签,不进行多余的美化。
【自然生态保护区】完全保留自然的原始状态,只增设几个隐蔽式红外相机,记录水獭一家的日常和鸟类的活动。
【水生植物科普馆、游客亲水区、沉浸式水下森林】打造成“一场永不落幕的色彩盛宴”网红打卡点,借鉴莫奈思路,选用不同植物,有花开、有色彩、有层次。如春季粉白相间的花叶芦竹,盛夏金黄的萍蓬草,秋日紫红的梭鱼草,冬季仍有常绿苦草在水下摇曳。
周瑶把方案发给傅安蘅。
(安蘅请季阿姨也帮忙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