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于理都站得住脚,就算是陛下心有他想,他也不能发作。”
张居正听到徐阶这番话后,眼中顿时一亮,这才是他心目中那位经邦济世,心怀天下的老师。
张居正对着徐阶一拜,“学生愿意同先生一道上疏,推举裕王为嗣。”
徐阶看着张居正激动的眼神,他摆了摆手,“这件事还是由我一个人来做吧。伱还年轻,不可过早涉足于这凶险万状的国本之争中。你将来的路还很长,现在在翰林院里一定要多学多看,好好的磨砺自己,将来好成大器,如此才不负我对你的一番栽培。”
张居正听着徐阶的这番话感动极了,从他少年成名到如今,除了父母亲人之外,也就只有徐阶这位师长对他是真的关怀呵护。
对此张居正也是铭记于心,想着要在日后报答徐阶的这份知遇和教导栽培之恩。
张居正再拜道:“学生拜谢先生呵护之恩。”
徐阶看着张居正如此知恩图报,心中也甚是畅慰。
他们的儿子若是能有张居正一半的才学,那该多好啊。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徐阶在发现了张居正这块璞玉之后,他一直都在精心的雕琢着,呵护着,想着在以后让张居正继承自己的理想,为大明守住正道。
因此在徐阶的眼中张居正这个弟子,甚至要比他的亲儿子还要重要。
所以但凡遇到重大事情,徐阶都会叫上自己这个弟子一起商议,一来这样可以磨练张居正的处事能力,二来也可以听听年轻人的想法,这对徐阶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
毕竟徐阶现在还是兼领着翰林院的差事,而张居正现在也算是翰林院中的风云人物,通过他了解一些现在年轻一辈人的想法,对于徐阶也是好处多多的。
而且也正是因为徐阶的这番心思,以及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