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地方荒得连草都不长几根,大师傅去那儿做甚?”
角落里的几个脚夫也竖起了耳朵,显然“藏经洞”这名字在这片地界上,本身就带着某种不祥的传说色彩。
老和尚沉默了片刻。茶馆里只剩下油灯燃烧的噼啪声和外面呜咽的风声。瞎眼老者手里的胡琴也彻底停了,空洞的眼窝“望”着这边。连墙角磨刀的少年铁生,磨刀的动作也慢了下来,似乎也在听着。
“去藏经洞,自然是送经书去。”老和尚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凝重,“如今世道纷乱,妖氛渐起,恐生不测,不得不行此险路,将其归位,以镇一方。”
他的话语点到即止,目光下意识地,极其短暂地扫过年轻僧人背后那个被粗麻布严密包裹的长条形背篼。
崔钰端着茶碗的手,指尖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心口处,那团沉寂的烛龙真灵,似乎也因老和尚话语中提及的“妖氛渐起”和那“镇一方”之物,传递出一丝极其微弱,难以名状的悸动。他垂着眼睑,青金双色的瞳孔在昏暗光线下微微流转。
小和尚显然没有师父那般深沉的心思。听到“送经书回去”,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脸上露出一丝与有荣焉的庄重。但当师父提到“世道纷乱,妖氛渐起”时,他清亮的眼神里又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双手不自觉地护住了背后的包裹,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涉世未深,但这一路行来的艰辛与师父偶尔流露出的凝重,已让他懵懂地意识到此行绝非普通的朝圣之旅。
老赵脸上的惊讶慢慢化作了然,随即又变成一种更深,混合着敬佩与担忧的复杂神色。他在这凉州西陲开了几年茶馆,迎来送往,消息再闭塞,也隐约知道些东西。
千佛寺是凉州有名的古刹,香火不算鼎盛,但传承古老。藏经洞更是传说中佛门的一处古老遗迹,据说里面藏着佛门秘宝和镇压邪祟的法器,只是位置极为偏僻凶险,早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