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陛下,”
他跪在阶前,“西凉十万铁骑,只为守护大唐的万里河山。至于这江山姓什么...”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殿内所有人,“百姓心中自有答案。”
政变最终以和平方式解决。李显复位那天,李墨昶站在丹凤门前,看着大唐的旗帜重新升起。王玄策拍着他的肩膀:“没想到,你这文弱书生,关键时刻比我们武将还硬气。”
李墨昶笑着摇头,羊皮袄内的虎符随着呼吸轻轻起伏,那是父亲留给他的,也是西凉与大唐的千年之约。
回程的路上,李墨昶在玉门关遇见了前来迎接的李重冒。父亲的气色比之前好了许多,看见他腰间的虎符,眼中泛起泪光。“做得好,昶儿。”
李重冒抚摸着虎符,“这半块虎符,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
夕阳西下,祁连山被染成金色。李墨昶望着车队扬起的烟尘,突然明白,所谓盟约,从来不是冰冷的青铜器上的铭文,而是刻在血脉里的承诺。西凉与大唐的故事,就像这河西走廊的风,永远不会停歇。
玉门关外的朔风裹挟着细沙,扑打在李墨昶的脸上,他望着渐渐远去的大唐疆土,心中泛起复杂的情绪。此次出使,他不仅完成了父亲交付的使命,更在大唐的朝堂风波中,见证了权力更迭的残酷与无常。然而,他没有想到,西凉国内,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酝酿。
回到凉州王府的当日,李重冒虽强撑着精神迎接儿子,可李墨昶还是敏锐地察觉到父亲的身体愈发衰弱。深夜,书房内烛火摇曳,李重冒将一卷羊皮地图摊开在案上,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西凉边境的各个隘口。“昶儿,”
李重冒的声音沙哑,“吐蕃在与大唐议和后,却在我们西凉边境频繁增兵,恐怕另有图谋。”
李墨昶凑近细看,发现原本平静的白兰道附近,赫然出现了吐蕃军队的标记。他握紧拳头:“父亲,难道吐蕃想绕过大唐,从我们西凉打开缺口?”
李重冒叹了口气,咳嗽了几声才说道:“吐蕃赞普野心勃勃,如今大唐刚经历政变,无暇西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