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皇帝批阅奏折时,轻声说:“温大人学问是好,只是前几日臣听闻,他在酒桌上说陛下过于宠爱外戚……”
话未说完,便低头退下。皇帝脸色铁青,提拔之事就此搁置。
温彦博得知后,气得直拍桌子,却抓不到任何把柄。郭悠之就像一条毒蛇,躲在暗处,一口一口地吞噬着朝堂的清明。他懂得利用人性的弱点:皇帝的多疑,大臣的嫉妒,官员的自保,都成了他手中的棋子。
为了巩固地位,郭悠之开始刻意迎合皇帝的喜好。皇帝痴迷长生术,他便四处寻访
“异人”,献上所谓的
“仙药”;皇帝喜欢古玩,他就搜罗奇珍异宝,美其名曰
“民间敬献”。在皇帝眼中,郭悠之不仅
“懂事”,而且
“贴心”,渐渐对他言听计从。
有次黄河泛滥,灾民流离失所。户部尚书恳请拨款赈灾,丞相却想将钱款挪作修建行宫之用。朝堂上争论不休,皇帝犹豫不决。郭悠之在御书房侍奉时,突然
“不慎”
打翻茶盏,烫到了手。皇帝关切询问,他却忍痛说:“臣这点小伤算什么?只是想到那些灾民,若是陛下不修行宫,他们就能有饭吃了。可臣又想,陛下日理万机,也该有个清静地方休养……”
这番话看似矛盾,实则将难题抛给了皇帝。皇帝果然大手一挥:“朕岂能与百姓争利?只是行宫乃国体所在,稍减些规模便是。”
最终,赈灾款被削减了大半,无数灾民死于饥荒。消息传来时,郭悠之正在家中把玩着新得的玉佩,脸上没有丝毫波澜。
他的权势越来越大,门下依附者众。官员们见了他,无不点头哈腰,生怕一不小心就被他抓住把柄。朝堂之上,敢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少,只剩下阿谀奉承的声音。郭悠之站在权力的顶峰,俯视着这座被他搅得乌烟瘴气的京城,仿佛整个天下都在他的股掌之中。
郭悠之的谗言如同藤蔓,紧紧缠绕着大胤王朝的命脉,而那些试图挣脱的忠良,无不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