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宇提出削减京畿卫戍兵力时,国丈曹嵩刚要反驳,沈青梧捧着账本从殿外走进来。少女的裙裾还沾着江南的湿气,声音却清亮如剑:“启禀陛下,苏州粮案牵涉曹氏粮行,臣有账本为证。”
曹嵩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同被拂风剑的寒气冻住。李新宇看着阶下的群臣,忽然想起练
“藏锋”
式时,那些看似静止的瞬间里,实则暗藏着千钧之力。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国丈,你可知‘藏锋’过久,易成钝器?”
退朝后,李新宇径直去了武英殿。阳光透过雨后的云层,在石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藏锋”
式的刻字在光影中忽明忽暗。他拔剑的动作缓慢而沉稳,剑尖贴着地面滑行,带起的水珠在金砖上画出柔和的弧线。
当
“藏锋”
式收势时,剑鞘轻轻叩击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如同大地的心跳。李新宇望着剑尖凝聚的水珠,忽然明白,所谓藏锋,不是将锋芒彻底隐藏,而是让每一分力量都收放自如,就像治理江山,既要雷霆手段,也要润物无声。
“陛下,靖王战报!”
侍卫的声音里带着喜悦,“援军赶到时,靖王正用那柄寒铁剑演练‘绕指柔’式,箭伤未愈却斩杀了匈奴首领!”
李新宇的剑在手中轻轻颤动,仿佛在为远方的胜利欢呼。他想起靖王信中所说的
“绕指柔”
新解,忽然领悟,所谓刚柔并济,不是简单的交替,而是让刚与柔在同一时刻共存,就像此刻,他的剑既带着雷霆之势,又藏着春风之柔。
暮色渐浓时,他站在角楼上,望着京畿卫戍换防的队伍。那些曾经属于曹氏的兵权,如今已落入忠良之手,就像拂风剑的锋芒,终于找到了合适的鞘。远处传来北疆方向的烽火信号,一闪一闪,如同靖王在远方眨眼睛。
李德全捧着新铸的剑穗走来,上面串着十二颗东珠,是沈青梧从江南带回来的贡品。李新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