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太庙的香炉里,龙涎香与松烟香缠绕升腾。李新宇翻开先皇留下的《河防纪要》,泛黄的纸页上,先皇用朱笔圈出的
“疏堵结合”
四个字,墨迹已渗入纸背。他忽然明白
“承影”
式的真谛
——
剑影虽虚,却能引动天地之力,正如治水之道,不在于硬堵,而在于顺势而为。
“二哥,”
靖王的指尖点在开封地图上,“臣请命去黄河前线。”
李新宇抬头时,见弟弟眼里的执拗与当年跳进太液池捞冰船时如出一辙,忽然想起先皇常说的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你的伤还没好。”
李新宇将拂风剑放在案上,剑鞘与烛台相碰,发出清越的声响,“朕已让张衡带去了新制的铁网,专防管涌,你在京中帮朕盯着朝堂。”
他忽然拔剑,剑尖在地图上的黄河弯道处轻轻一点,“这里是关键,就像‘承影’式的转腕,差一分就谬以千里。”
靖王望着二哥指尖的剑花,忽然笑了:“臣明白了。”
两人在烛火下研究河防图的身影,与二十年前先皇和年幼的太子在同样的位置讨论剑谱的画面,渐渐重叠在太庙的暮色里。
黄河堤坝合拢那日,李新宇正在御书房练剑。“承影”
式的气旋卷起案上的奏折,江南的农桑报、北疆的军报、开封的河工奏,在剑影中翻飞,最后齐齐落在御案中央,恰好按地域排得整整齐齐。
“陛下,张尚书奏报,”
李德全的声音带着哭腔,手里的八百里加急还在颤抖,“黄河大堤保住了,河工说,是按先皇《河防纪要》里的‘分流法’,加上新制的铁网,才挡住了溃堤。”
李新宇收剑时,剑尖的气旋恰好托起一片飘落的柳叶,在掌心轻轻旋转。他忽然想起先皇握着他的手,在太和殿的丹陛上画
“承影”
式轨迹的日子,那时的阳光也是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