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那些多出的盐引,竟是上官轩烨搜集的证据?玄真道李长松想起袖中的盐引,脸颊发烫。
“那通州军粮……”
“是调虎离山。”
上官轩烨冷笑,“我前脚离京,后脚就有人潜入府中翻找这些卷宗。苏先生方才遇到的黑影,想必就是他们的人。”
玄真道李长松恍然大悟,难怪管家言辞闪烁,原来是早已被人买通。他正欲道歉,却见上官轩烨从箱底取出一个紫檀木盒。
“这是恩师托我保管的账本,记录着海州官员分赃的明细。”
木盒打开的瞬间,一股淡淡的梅香飘出,“明日起,你与我一同审这些卷宗。”
烛火跳跃,映得两人身影交叠。玄真道李长松望着案上堆积如山的卷宗,忽然明白,自己卷入的不仅是一桩私盐案,更是一场足以动摇朝局的风暴。
第二章
夜审卷宗
三更的梆子声刚过,书房里依旧灯火通明。玄真道李长松揉了揉发酸的脖颈,将第七本账册推到一边。案上的青瓷碗里,浓茶早已凉透,茶叶沉在碗底,像极了那些见不得光的龌龊事。
“这里有问题。”
上官轩烨忽然开口,指尖点在一页泛黄的纸页上。
玄真道李长松凑近一看,是海州盐运司通判张启年的家产清单。其中一笔
“友人馈赠”
的记录,数额竟达五千两白银,日期恰好在私盐案爆发前夕。
“张启年只是个从五品通判,一年俸禄不过八十两,哪来的友人如此阔绰?”
玄真道李长松笔尖划过那行字,“此人必须重点排查。”
上官轩烨却摇了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