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先在苏黎世转一道口,再经新加坡对接一组离岸账户,最后落地香港。
电话那头,edward语气不确定:“你一个人设计这整套?”
“还有你,”沉时安平静答,“你负责闭嘴。”
对方没再多说,只是低笑了一声:“你现在说话的样子,已经像我们了。”
这一次,是沉时安主动定下的结构。
由eastwell
capital对接两方资金账户,由他个人在伦敦指令执行,由香港本地壳公司落地挂名,所有止盈指令与终止条款只写“kelvin”一个签名。
本次操作本应叁天结束,但他故意拖了第五天才平仓。
所有人都以为是因为市场波动,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想要让这笔利润在图表上的斜率再陡一点,让“kelvin”更容易被人记住。
他做到了。
第五天晚上,传真机响了四次。
两家基金分别发来结算清单,第叁份是eastwell收到的一封匿名感谢信,最后一份,是一张照片。
上面是伦敦某个私募圈子正在讨论的一个论坛段落:
“谁是kelvin?那个在日元卢布挂钩区间砍出38%收益的人?听说不到20岁。”
“估计又是edward捧出来的小鬼。”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