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我寒门脊梁!开万世太平!”
数月之后。
长安,醴泉坊,弘文馆大学院。
巨大的校场上,临时搭建起一排排简陋的考棚。
近千名穿着统一青色粗布袍服的寒门学子,正襟危坐。
他们面前,是统一的、由工部官书局印制的新式试卷。
这便是弘文馆大学院,也是整个大唐帝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科举”!
不以门第举荐,唯以试卷取才!
太极殿,暖阁。
李承乾没有批阅奏章,也没有召见大臣。
他独自站在窗前,负手望着醴泉坊的方向。
房玄龄和褚遂良站在一边,手中捧着厚厚的奏报。
有来自江南的:吴县农兵卫在百骑司“铁鹞子”的暗中支持下,成功击溃了另一股试图袭扰官道的豪强私兵,依附的寒门佃户越来越多,地方官府清丈田亩、推行新学的阻力明显减弱。
也有来自河北的:酷吏张巡手段依旧酷烈,但已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寒门举荐法”选拔的里正、乡吏。
元城的李茂,凭借公正和坚韧,不仅稳住了东乡的局面,更协助州府妥善安置了一批因崔氏夺产而流离的佃户,赢得了“李青天”的民间口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